浙江省东阳市一名55岁的男子左肾被结石塞满,医院取出颗肾结石。报道称是这男子爱吃豆腐不爱喝水惹的祸。爱吃豆腐会引发肾结石吗?最家常的豆腐吃的时候有什么讲究?
吃豆腐易患结石是误会
很多人听说肾结石多是草酸钙型结石,便认为豆腐含有很多钙质,多吃容易引起结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这是一个极大误解。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曾12年随访,对饮食中补钙与肾结石发生的风险进行研究。他们的结论是,膳食中钙摄入量高,反而会降低患肾结石的危险。因此,豆腐可以经常放入餐单当中。
不过,不爱喝水确实会加大患结石的风险。范志红提醒,如果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尿液就会浓缩,尿液中本来处于溶解状态的物质可能因为过饱和而沉淀,肾脏和膀胱就容易出现结石。
菠菜与豆腐同食有益无害
“吃豆腐长颗肾结石”的报道令“菠菜与豆腐不能同食”的传言又传得沸沸扬扬。这则传言源于一个道理:菠菜中的草酸会“捕获”豆腐中钙质,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
对此,中医院临床营养科林秀红医师表示,食用高草酸蔬菜的同时,恰恰需要适当摄入高钙食物,使二者在肠道内结合成草酸钙沉淀,并随着大便排出体外。相反,如果草酸不在肠道内与豆腐中的钙结合的话,被肠道吸收后会和人体内的血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于血液中,需经肝脏、肾脏、尿道,随着小便排出体外,这样反提升了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
林秀红提醒,菠菜和豆腐一起吃,可以先炒豆腐,然后加入焯过水的菠菜,翻几下就出锅,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草酸带来的麻烦。
豆腐有些黄金搭档
湖北省药膳食疗协会副会长甘爱萍教授则提醒,吃豆腐应注意科学搭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保健功效。
1.豆腐缺乏一种叫做蛋氨酸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单独烹调蛋白质利用率很低,搭配富含蛋氨酸的肉类可扬长避短。
2.单吃豆腐,钙的利用率颇低。若将豆腐与含维生素D高的食物如鱼同煮,可使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另外,动物肝脏、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很高,搭配在一起也会增加豆腐的钙吸收。
3.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苷的物质,能防止引起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产生,但也容易引起体内碘的缺乏。如将海带、紫菜等含碘量丰富的海产品与豆腐搭配则能避免碘缺乏。
4.豆腐虽然营养丰富,但膳食纤维比较缺乏,单独吃可能引起便秘。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正好能弥补豆腐的这一缺点。(摘编自《钱江晚报》《金陵晚报》)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