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较罕见的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残余胚胎的发展和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所致。临床症状复杂,有发展成膀胱腺癌的可能,亦可与腺癌并存。
临床表现
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刺激症状。少数病人有血尿,有排尿困难者常有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部梗阻病变。有时尿中可有黏液。症状无特异性,多为长期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膀胱外慢性炎症等刺激引起。
诊断
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活检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膀胱镜下的特点为:①好发于膀胱颈口、三角区,膀胱颈口以3~9点处为主。②乳头状物表面光滑。几乎无血管长入。③不呈浸润性生长。
治疗
1、去除诱发因素?腺性膀胱炎是膀胱受到长期慢性刺激引起的,因此首先找到这些刺激因素,如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颈口硬化以及作用于膀胱的化学物质,并加以去除。有的病人在消除刺激因素后,其症状和膀胱病变可完全消失。
2、抗生素控制感染?感染既是腺性膀胱炎的诱发因素,也是伴发病。根据细菌培养选用敏感药物十分重要。因感染细菌多为大肠埃希杆菌,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3、手术治疗?①累及输尿管口引起上尿路积水或范围较大的乳头瘤样型病变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术;②滤泡型病变采用膀胱黏膜剥脱术;③病变范围较局限,无结石、前列腺增生症等并发症,可采用经尿道电切术;④病变广泛、严重,膀胱壁明显增厚,膀胱容量明显减少,高度怀疑或并发腺癌者,行膀胱全切除术。
4、腔内化疗?由于腺性膀胱炎为膀胱癌的癌前病变,应采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羟喜树碱等。
其中手术是目前主要要的治疗方法。
预后?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增生性非肿瘤性病变,但可恶性病变,最常见的是发展成膀胱腺癌,因此对本病患者应严密随访,定期行膀胱检查并取活检。?
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