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病史的了解和细致的体检,不仅能够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见,而且能基本上做出定位诊断。这主要根据不同神经根在受突出椎间盘组织压迫下产生特有症状和体征。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95%以上发生L4,5或L5S1椎间隙,压迫了L5或S1神经根,故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症状。另有1%~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3,4椎间隙,压迫了L4神经根,可出现股神经症状。在L1,2和L2,3椎间盘突出,出现闭孔神经或股神经受累症状。
(T:代表人体胸椎;L:带人体腰椎;S:代表人体骶椎)
01
T12L1椎间盘突出
L1神经根受压,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外侧区疼痛。在此区域可以出现麻木、痛觉减退,下腹壁反向或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02
L1,2椎间盘突出
L2神经根受压,出现大腿外侧或前外侧疼痛。亦可感大腿前内侧近端疼痛,在同一区域感觉减退。当神经根严重受累时出现麻木或感觉消失。屈髋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03
L2,3椎间盘突出
L3神经根受压,出现大腿前内侧疼痛,少数病例感腹股沟区域膝痛,可感膝内侧麻木,当神经受累严重时,可感大腿前内侧麻木。内收肌或股四头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内收肌反射减弱。
04
L3,4椎间盘突出
L4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髋痛、大腿外侧痛及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股四头肌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05
L4,5椎间盘突出
L5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骶髂部痛、髋痛,向下放射至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包括母趾、足背的麻木,偶有足下垂。膝反射和踝反射一般无改变。
06
L5S1椎间盘突出
S1神经根受压,出现腰背痛、骶髂部痛,髋痛,向下放射至大腿、小腿后外侧及足跟痛。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3个足趾的足背麻木。
肌力减弱不多见,若有肌力改变,则表现为足的跖屈及屈母无力。踝反射一般减弱或消失。
07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一般在L4,5或L5、S1之间,亦可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出现腰背痛、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区麻木。膀胱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痹。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失。
脊柱节段定位及相关病症诊断节段
定位
相关病症
枕骨
位于顶骨与双侧颞骨后下方
头痛,头晕,视力、语言障碍
C1
C1横突位于颞骨乳突下一横指
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失眠,面瘫。
C2
C2棘突位于两下颌角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
眩晕,偏头痛,耳鸣,失眠,视力下降
C3
C3横突位于C2横突下1~1.5cm左右处,相当于舌骨水平
咽喉部异物感,颈痛,牙痛,甲亢,低热
C4
C4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
咽喉部异物感,胸闷,肩痛,牙痛、甲亢,耳聋
C5
C5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稍下方
眩晕,视力下降,心律异常,上臂痛,或下肢瘫软,神经衰弱。
C6
C6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最明显、最突出的骨突,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
心律失常(过速或过缓)、血糖不稳、血压不稳、上肢外侧痛。
C7
C7棘突位于低头时隆起于颈下交界处正中的突出骨突,触诊,转颈随之活动。
心律失常(过缓或过速),血压不稳,血糖不稳、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T1
T1棘突位于C7棘突下方,低头或转动时不能随之活动。
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
T2
T2棘突位于双肩胛内上角水平线旁5.5~6cm.
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
T3
T3棘突位于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岗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
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胸闷,胸痛。
T4
T4椎体下缘位于胸骨角水平
心慌,心悸,胸闷,左上胸痛
T5
T5棘突位于T4棘突下缘1~1.5cm处
左上胸痛,气喘,心慌,心悸,乳房痛
T6
T6棘突位于T5棘突下缘1cm处
左上胸痛,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心慌,心悸
T7
T7棘突位于双肩胛下角水平线处
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痛
T8
T8棘突位于T7棘突下缘1cm处
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痛
T9
T9棘突位于胸骨体与剑突交接处水平
慢性胃炎,胃溃疡,肝区痛,上腹胀痛
T10
T10棘突位于剑突水平处,T9棘突下1~1.5cm
慢性胃炎,胃溃疡,腹胀,糖尿病
T11
T11棘突位于第12肋骨水平,沿第12肋骨从两边体侧向肋中线触摸,终点交汇处
胃脘痛,胰腺炎,糖尿病,肾区痛,排尿异常,尿路结石
T12
T12棘突位于T11棘下1~1.5cm处
同T11,肾炎,肾结石,排尿异常
L1
L1棘突位于T12棘突下缘1~1.5cm左右
同T12,排尿异常,大腿前侧痛。
L2
L2椎体位于第12肋尖交点上1cm,其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
同L1,腹胀,便秘,下肢前侧麻痛
L3
L3横突位于竖棘肌外缘与肚脐环状水平线后中线的交点。
两侧腰痛,腹痛
L4
L4棘突位于双髂脊连线与后中线交点
排便异常,腹部胀痛。
L5
L5棘突位于L4棘突下缘1~1.5cm处
下肢后侧麻痛,下腹痛,遗精,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
骶骨(骶骨三角区)
骶髂关节上部,位于两髂后上棘水平线
盆腔炎、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遗精、早泄、阳痿等。
尾骨错位
位于骶骨的下方,肛门的后上方,于臀沟内可触及一个三角形的小骨块
男性阳痿,性欲低下,女性不孕症、月经不调、肛肠病。
脊柱定位歌诀脊柱结构妙难言,
上细下粗尾骨尖。
上下弯屈成龙形,
承受压力紧关连。
环无棘突乳突下,
枢椎下颌相平行。
四甲六环七隆突,
肩胛上角胸二平。
胸三岗脊水平线,
胸四胸角遥相应。
肩胛下角平7肋,
胸九前与剑突平。
十一棘下十二根,
十二尖端腰二平。
腰三肚脐水平线,
髂脊相连腰四行。
骶骨胛旁四对孔,
髂后上棘骶二平。
骶骨骶角骶寻孔,
骨突定位记分明。
脊柱定位
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不能转动的是胸一;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疼痛的分门别类:自己个心里要亮堂
手无握力,使用手会痛,是来自颈椎6、7、的反射。
手指疼痛,是来自颈椎6、7、的反射。肩部疼痛和僵硬,是来自颈椎5和胸椎3的反射。手臂疼痛,是来自胸椎4、5的反射。手腕背部疼痛会痛到臂部,是来自颈椎6、7、的反射。剧痛自手腕跑到臂部,是来自颈椎6、7的反射。
腰及膝痛,是来自骶髂关节S1的反射。部疼痛,是来自骶髂关节S1和腰椎3、4的反射。腓肠肌(腿肚)疼痛、肿胀、痉挛、僵硬、是来自骶髂关节S1的反射。
坐骨神经痛是来自腰椎4、5和骶髂关节S1的反射。脚部疼痛、僵硬、肿胀是来自腰椎4、5的反射。脚踝和腿的疼痛,是来自腰椎3、4、5的反射。腰部、腿部和脚的疼痛,是来自胸椎10和腰椎2的反射。双脚剧痛是来自腰椎4、5的反射。
双脚痛、弯腰痛,是来自腰椎4、5的反射。脚跟疼痛是来自腰椎3、4和骶髂关节S1的反射。
(1)颈椎: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头上症状一、二找;
(2)腰椎:膝关节上下楼疼可在腰二、三;腰疼找三、四;腿的外侧疼痛找四、五-。
腿的后侧疼痛找腰五和骶一;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找椎间盘;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找椎管狭窄;大小便异常、髋关节障碍、大腿内侧受限找骶髂。
每一块脊椎骨的作用颈椎1 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摇头
颈椎2 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斜视、耳鸣、心动过速、腮腺炎、过敏性鼻炎
颈椎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粉刺、痘疹、湿疹、牙痛、张口不能
颈椎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
颈椎5 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口臭、火气大
颈椎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肩膀痛、上肢外侧麻痛
颈椎7 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咽喉痛、肩膀硬化、伤风上肢后侧内侧麻痛颈椎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肩膀痛、上肢外侧麻痛
胸椎1 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手软无力、上臂后侧麻痛
胸椎2 气短胸痛、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肩膀硬化、上臂后侧麻痛
胸椎3 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胸椎4 胸背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长叹气
胸椎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癫痫
胸椎6 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胸椎7 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胃下垂、口臭
胸椎8 免疫功能低下、肝胆病、糖尿病
胸椎9 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
胸椎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胸椎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病、皮肤病
胸椎12 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表面痛痒
腰椎1 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腰椎2 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腰椎3 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腰椎4 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疮
腰椎5 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
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尾椎 尾骨痛
腰椎
(1)腰3~4椎间盘突出①受累神经。腰4或腰5神经根。②疼痛部位。腰背部、骶髂部、大腿外侧及小腿前侧。③压痛点。腰3、腰4棘间及棘旁。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内侧及膝关节前部。⑤肌力改变。伸膝无力。⑥萎缩肌肉。股四头肌。⑦反射改变。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2)腰4~5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5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及小腿外侧。
③压痛点一腰4、腰5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和足底。
⑤肌力改变。拇趾背伸肌无力。
⑥萎缩肌肉。小腿前外侧肌群。
⑦反射改变。无。
(3)腰5~骶I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骶1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
③压痛点。腰5骶1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三足趾的足背。
⑤肌力改变。拇趾及足跖屈无力。
⑥萎缩肌肉。小腿后肌群。
⑦反射改变。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4~5、腰5~骶1的马尾神经。
②疼痛部位。腰背部、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
③压痛点。腰5骶1中心
④麻木部位。马鞍区、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部。
⑤肌力改变。膀胱及肛门括约肌无力或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
⑥萎缩肌肉。不确定。
⑦反射改变。跟腱、肛门反射消失。
近期热门文章
正骨丨颈椎疾病正骨九法
颈肩腰腿疼三步诊断法-
龙氏正骨是如何治疗骨盆旋移的?
龙氏正骨推拿疗法
龙氏正骨骶椎正骨手法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