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结石原因
膀胱结石饮食
膀胱结石医院
中医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疗法
膀胱结石特征

慢性膀胱炎病例分享

典型病例1

女性患者,28岁。主诉:反复尿频尿急尿痛伴小腹痛2年余。病史简介:患者于7年前剖宫产后出现尿频尿急,白天约20-30次/天,夜尿5次/晚,每次量少,伴小腹痛及尿不尽感,小便不成线,排尿后偶有灼热感,无尿失禁,无肉眼血尿,无腰部不适。7年来患者外院多次就诊,口服哈乐、舍尼亭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后辅助检查:常规检查无异常,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尿真菌涂片、尿找抗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均阴性。妇科B超:未见异常。泌尿系B超:膀胱壁稍增厚,考虑膀胱炎的可能,余未见异常。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排除其他引起尿频尿急症状的疾病。常规进行术前患者排尿日记、症状、焦虑、抑郁等评估。麻醉下膀胱镜检+水扩张+病理活检。

术前评估:ICSI(症状评分):14(0-19),ICPI(问题评分):10(0-16),PUF(尿频尿急盆腔疼痛评分):16(1-35),VAS(疼痛评分):7(0-10),QoL(生活质量评分):6(0-6),SAS(焦虑评分):54(正常50),BDI(抑郁评分):12(正常14)。

膀胱镜检+水扩张+粘膜活检

术后活检病理:(膀胱粘膜)轻度慢性活动性炎。

UPOINT临床分型

该患者的分型结果为:U(泌尿方面),O(器官特异性方面),I(感染),N(神经性/全身性方面)。

术后处理:根据UPOINT临床分型结果的治疗:膀胱内药物灌注、止痛、抗感染,术后第二天行膀胱内药物灌注。灌注药物:西施泰(透明质酸钠)。共8次膀胱灌药。

典型病例2

53岁,老年女性,主诉:反复尿频尿急尿痛伴小腹痛2年余。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小腹部隐痛,白天约20次,夜尿增多约10次每晚,无肉眼血尿,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尿道息肉行尿道息肉切除术,术后患者诉症状未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后辅助检查:常规检查无异常,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尿真菌涂片、尿找抗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均阴性。妇科B超:未见异常。泌尿系B超:膀胱壁稍增厚,考虑膀胱炎的可能,余未见异常。

入院后处理: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排除其他引起尿频尿急症状的疾病。常规进行术前患者排尿日记、症状、焦虑、抑郁等评估。麻醉下膀胱镜检+水扩张+病理活检。

术前评估:ICSI(症状评分):16(0-19),ICPI(问题评分):12(0-16),PUF(尿频尿急盆腔疼痛评分):22(1-35),VAS(疼痛评分):7(0-10),QoL(生活质量评分):6(0-6),SAS(焦虑评分):58(正常50),BDI(抑郁评分):14(正常14)。

术后活检病理:(膀胱粘膜)轻度慢性活动性炎。

UPOINT临床分型:该患者的分型结果为:U(泌尿方面),P(精神、心理方面),O(器官特异性方面),I(感染方面)

术后处理:根据UPOINT临床分型结果的治疗:膀胱内药物灌注、抗焦虑及抑郁药物、止痛、抗感染。术后第二天行膀胱内药物灌注。灌注药物:西施泰(透明质酸钠)。

疾病介绍:

慢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nterstitialcystitis/PainfulBladderSyndrom,IC/PBS)是一种知之不多,原因未明的以尿频、尿急、夜尿、耻骨上区或盆腔疼痛,排尿后减轻为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困扰患者和泌尿外科医师的可能像糖尿病一样普遍存在的疾病。目前病因有:感染,自身免疫,环境因素,遗传,神经源性炎症,上皮渗透性改变等。

目前该病的分型以UPOINT临床分型为标准。UPOINT是一个包括6个临床表型的分类系统,每个表型都是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征而设定。针对IC/PBS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UPOINT临床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诊治IC/PBS患者特别是那些症状反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指南:①非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行为治疗等。②药物治疗:抗炎治疗,粘膜保护剂,激素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等。③其他手术方法包括麻醉下水扩张,肉毒素(BTX-A)注射。④膀胱灌注:透明质酸、肝素、辣椒辣素、二甲基亚砜等。治疗选择的原则:饮食调整及行为治疗是基本治疗措施,药物的选择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和原则,口服药物和膀胱灌注可同时进行,先药物后手术,应严格掌握膀胱扩大术和膀胱切除术的指证。









































什么叫做白癜风
白癜风可以植皮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jieshi.com/pgjstz/452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