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洗一个热水澡既能暖身又能放松身心。但是,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对,却会让你生病+短命。
别让自己倒在浴室里~
误区1:热水泡澡时间长泡澡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从而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等情况。
此外,长时间泡澡人容易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建议:盆浴20分钟,淋浴3~5分钟即可。
误区2:洗澡水温越高越好洗澡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
同时,过高的温度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
★建议:洗澡时水温与体温接近为宜。
误区3:使用清洁能力强的浴液冬季节皮肤本就干燥脆弱,如果使用清洁能力较强的浴液,会加重损害皮肤的保护层,加重皮肤问题。
★建议:浴液一定要选择碱性小的,中性的最好。沐浴后最好涂一层可以润肤、保湿的护肤品。
误区4:洗澡过于频繁洗澡过勤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伤害到皮肤的角质层,由此导致皮肤瘙痒。
★建议:冬季洗澡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
误区5:洗澡顺序不讲究温热的水突然从头而至,会让人体调节系统“措手不及”,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等不适也会找上门来。
★建议:冬天洗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温暖后再慢慢往身体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误区6:洗澡时紧闭门窗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气偷偷潜入。但如果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建议:洗澡时别紧闭门窗,超过30分钟一定要上前看看。否则若中毒超过30分钟,会有生命危险。
这样洗澡最健康1洗澡时间在这方面,中国皮肤科协会发布的《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可供参考:
一般情况下每2~3天洗澡1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
而在干燥地区、或者寒冷的冬天则建议老年人5~7天1次,年轻人3~5天1次即可。
洗澡的水温不易过热,夏季可低于体温,冬天略高于体温。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老年人可以适当延长。
如非要每天洗澡,那么相应的缩短时间,以减少对皮肤表层的过度清洁。年长者可适当延长沐浴时间,但也不宜超过20分钟,以防止浴室通风不畅导致的缺氧和窒息。
2洗澡顺序洗脸→洗澡→洗头
什么情况下不宜洗澡1饱食后不宜洗饭后马上洗澡会影响消化功能。通常,建议吃饭半小时后再洗澡。
2空腹时不宜洗特别饥饿时,血糖水平很低,洗澡容易引发晕厥。
不过,也不必恐慌,只要不是空腹时间过久,洗澡时间不长,是没有问题的。
3剧烈运动后不宜洗剧烈运动后,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体质差的人还有致命的危险。
如果你刚做完有氧运动,建议休息半小时以上再洗澡。
4饮酒后不宜洗饮酒后,酒精会抑制肝脏的活动,影响糖原的释放,易引发低血糖,造成晕倒,甚至休克。
如果只是少量饮酒,大概20分钟左右便可洗澡,大量饮酒后至少需休息1小时以上,等酒醒后再洗澡为宜。
洗澡也要讲究科学正确洗澡才能健康又卫生,你洗对了吗?
医院(市职防院)主要业务
内科: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知名专家常年坐诊、查房。。
外一科:各种创伤、骨折、急腹症、颈肩腰腿疼等外科疾病的诊治。。
外二科:显微外科技术,断肢(指)再植,拇(手)指再造,四肢创伤的修复。。
烧伤整形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烧烫伤救治及瘢痕畸形的整形修复。。
康复医学科:全省康复治疗技术定点培训基地,技术领先,设备齐全。。
职业病科:尘肺病、各类中毒的综合救治。(尘肺病科)、(中毒科)。
国医堂:中医药、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穴位注射及物理因子治疗。。
皮肤科:知名专家定期坐诊,专业治疗皮炎、湿疹、银屑病、白癜风等。。
妇科:月经失调、盆腔炎、附件炎等各类妇科疾病诊疗。。
眼科: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开设干眼症特色门诊。
口腔科:开展口腔美容、皓齿美白、牙齿矫正及各种义齿修复等业务。。
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
碎石科:专业开展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职业健康查体:专业开展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检测评价中心:设备先进,专业开展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