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尿的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有些血尿患者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可能也无法明确诊断。因此,临床医生应明确诊断思路,把握好各种检查适应证,以减少过多不必要的检查,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
//血尿分类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红细胞或仅偶尔有个别红细胞。如果尿液中出现血液,根据尿中血液的量不同,将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当每升尿中含有>1mL血液时,尿液就明显变红,会呈现洗肉水样或血色,一眼即可识别,称为“肉眼血尿”;若尿色正常,肉眼无法观察出尿中带血,而仅镜下(显微镜下)检出红细胞达到血尿标准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
根据病史判断病情诊断血尿应首先从询问病史开始,应明确真性血尿和假性血尿,要仔细询问患者近期饮食情况,用药史及月经史等。有些食物或药物如甜菜根、安替比林、酚磺酞、酚溴酞钠、利福平等可出现红色尿液。这些情况的尿液与血尿不同,多均匀而不混浊,镜检无细胞,隐血试验阴性。女性患者应询问是否是月经期,是否有子宫、阴道疾病及肛周疾病等;尿路邻近器官疾病:急性阑尾炎、结肠、直肠和女性生殖器官炎症等。还有些人诈病也应注意。另外,血尿还应与血红蛋白尿鉴别。
继发诱因分析明确真性血尿后,要注意有无血凝块,一般肾小球疾病常无血凝块,大而厚的血块多见于膀胱出血,小的条形血块见于上尿路出血。患者有无全身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等;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心衰、糖尿病等。注意发病时间与血尿的关系,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在感染后10-14天左右出现血尿,而IgA肾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与血尿几乎同时出现,一般不超过(天。此外,还应注意血尿与运动等的关系,如IgA肾病,活动量过大时常有肉眼血尿,休息后则减少,而肾炎血尿变化则不明显。
血尿的伴随症状分析完引起血尿的继发因素及诱因后,应询问血尿的伴随症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多由泌尿系统感染所引起,其中急性膀胱炎每次尿量不多,伴有尿急、尿痛,下腹痛和坠胀感。
2.腰腹痛:血尿伴有腰腹疼痛者,首先考虑尿路结石,特别是输尿管结石常引起腰腹部剧烈疼痛,如沿输尿管方向放射至下腹部、外生殖器或股内侧,称为肾绞痛。而持续性钝痛者可见于肾盂肾炎、肾肿瘤、多囊肾、肾下垂等病。
3.血尿伴腰腹部肿块:单侧腰部肿块应考虑为肾肿瘤、肾积水和肾下垂;双侧腰部肿块应注意多囊肾。
4.血尿伴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首先考虑肾实质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等。
深入检查明确病情在询问病史后,根据初步判断,可再进一步提检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血浆蛋白、尿微量蛋白、三杯尿试验、尿脱落细胞检查、细菌学检查、腹部平片、造影、膀胱镜和肾脏超声等,如怀疑感染,应着重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查,如尿培养等。明确继发性原因应在不同情况进行相关科室检查,如为泌尿系统疾病本身所致,首先还应明确出血部位,观察肉眼血尿及三杯尿试验,既简单又方便,一般初段血尿多见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终末血尿多见于膀胱颈、后尿道、精囊或前列腺疾病,全程血尿则提示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出血。近来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新鲜尿液内红细胞形态以判断其来源的方法颇为流行。来自肾小球的红细胞由于尿渗透压、PH值及肾小管的挤压等原因其形态各异,大小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称为肾性血尿,而来自肾脏以下者红细胞均一,变形细胞少,称为非肾性血尿。
还有5%-10%的血尿原因不明,原因不明的显微镜下血尿在儿童中多见,肾脏穿刺组织活检可以帮助早期诊断某些肾脏疾病,有时仅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时出现一过性血尿。剧烈运动及劳累后也可出现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主要处理方法①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血尿会极度惊恐,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症状。事实上,mL尿中有1~3mL血就为肉眼血尿,要告知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如过度紧张,可口服安定5mg,1~3次/d,可起到镇静作用。
②对肾绞痛者,可给予阿托品、-2等解痉药物。
③对前尿道出血者,用手指压迫即可止血。
④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提示:血尿颜色的深浅并不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普通的炎症性急性膀胱炎可以是明显的肉眼血尿,应用抗生素可很快治愈。而有些镜下血尿可能隐藏着严重疾病,如肾功能异常或泌尿系统肿瘤等。因此,一旦发现血尿,就应进一步查明病因,以免耽误病情。
参考文献:刘锋,郭嘉隆.血尿的诊断思路[J].中国社区医师,(15):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