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结石原因
膀胱结石饮食
膀胱结石医院
中医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疗法
膀胱结石特征

泌尿外科疾病诊治的警示

泌尿外科典型案例

(一)术前检查欠完善,手术时机选择不当

案例3

1.简要医疗过程

患者,女,47岁。因“左侧腰腹部间歇性疼痛半年,加重7天”,于某年8月15日入院。入院诊断:(1)左输尿管结石;(2)左肾及左输尿管积水;(3)膀胱尿道内口结石。

8月18日行“左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双J管内置术”,术中见结石位于左侧输尿管下段,大小约1.9cm×0.9cm,以气压弹道碎石杆将结石逐渐击碎。8月19日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提示:左肾区及左输尿管盆段走行区见多个大小不等的高密度影。8月21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8月24日复查KUB提示:左肾大部分结石下行至输尿管盆段。

9月9日行左输尿管下段石街体外冲击波碎石。复查KUB提示左肾结石及左侧输尿管分段石街。9月15日在局麻下行左输尿管镜下取石+双J管置换术。术后第4天患者出现高热,复查泌尿系彩超提示:(1)左肾肾周异常所见:肾周脓肿?血肿?(2)双肾盂轻度积水:考虑膀胱高度充盈所致的可能;(3)膀胱多发结石。CT:“左侧输尿管双J管留置术后”,左肾及肾周所见,疑左肾内血肿及包膜下或(并)肾周积血可能;疑肾周感染。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复查CT提示左肾高密度影有所吸收。

10月31日泌尿系CTU结果提示:左肾包膜下病变密度明显减低,范围明显缩小;左肾周改变较前好转。于11月4日在表麻下行“膀胱镜下左侧输尿管双J管拔除术”。

2.经验教训

医方第一次采用“左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双J管留置术”,术后出现石街,遂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符合诊疗常规。但是患者第二次住院期间,医方于9月9日为患者行“左输尿管下段石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9月15日又行左输尿管镜下取石+双J管置换术。两次手术之间时间间隔不够,第二次手术前应复查泌尿系B超排除碎石后有无肾周血肿,对患者进一步评估是否应短时间内行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指征把握欠妥。本例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二)病情观察欠仔细,处理经验不足,处理方法欠妥

案例4

1.简要医疗过程

患者,男,45岁。因“反复肉眼血尿1月余”于某年1月25日入院,CT检查示:(1)膀胱壁多发局限性结节,性质待定,建议活检;(2)考虑肝脏S5段海绵状血管瘤;(3)盆腔少量积液;(4)双侧叶间裂局限性增厚,左下肺小结节,建议追踪观察。

1月29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提示:符合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建议患者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回肠导管术。2月26日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双侧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总淋巴结)+回肠导管术+阑尾切除术。3月11日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后患者腹胀明显,予留置腹腔引流管,CT检查明确输尿管吻合口漏,保守治疗后患者漏尿情况无改善。3月14日晚间急诊行

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左侧输尿管漏修补、双侧内支架置入术。3月15日约15时患者盆腔引出大量血性液,伴血压下降,考虑出血性休克,急诊行剖腹探查、右髂外动静脉破裂修补、右髂外动脉、静脉破裂出血腔内封堵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考虑病情重,术后转ICU进一步监护治疗。转入后予以维持血压,补液,输血,预防应激性溃疡,物理升温等对症处理。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不平稳,患方要求放弃ICU治疗及自动出院,于3月16日办理出院手续,后患者死亡。

2.经验教训

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切除物送病理检查符合诊疗常规,但术后病理报告没有分期,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泌尿外科最大手术之一,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前正确评估膀胱癌的分期,是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关键,医方病理检查资料显示符合高级别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但无具体分期,也未能予患者行MR检查,以获取更多证据支撑,导致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不充分,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够准确,手术方案选择欠妥。术前膀胱尿道镜未见尿道前列腺部肿瘤,术中也未采用冰冻切片,随意扩大手术范围如尿道切除等(术后病理切片显示尿道无肿瘤)。医方对患者术后的病情观察欠仔细,处理经验不足,处理方法欠妥,3月11日拔出输尿管支架管的时机把握欠妥,导致尿漏腹胀。3月14日医方予患者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损伤血管,再次手术对复杂性估计不足,术后第二天出现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性休克,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本例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jieshi.com/pgjstz/961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