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纸癌症诊断书降临之时,患者的情绪变化往往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震惊、否认、崩溃、绝望、平静。而当患者最终归于平静的时候,他百分之百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还能活多久?”。
这是一个难以给出精准答案的问题,但医生综合患者各方面实际情况,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和把握。那么,医生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决定患者还能活多久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癌症类型
就像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不一样,每种癌症的特征也不一样。有的侵袭性强、进展速度快,因而患者预后不佳;有的癌症则相对温和、进展缓慢,患者可实现长期生存。
举个例子,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甲状腺癌则是一种性格温和、侵袭性差、不爱进展的“懒癌”,最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十年生存率在95%以上。
因此,癌症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和存活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讲,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宫体癌等肿瘤类型预后较好;胰腺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等预后较差。
癌症分期
尽管癌种对于患者的生存期影响很大,但并不是决定患者能活多久的唯一因素。再温和的癌症,如果发展到了晚期,发生转移扩散,也会严重影响预后。同样,很多侵袭性很强的癌症,如果能在早期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预后也可能会比较乐观,很多患者甚至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癌症分期,是评价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范围、病程进展程度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医生根据原发瘤的大小、向周围浸润的程度、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附近或远处淋巴结和器官转移等因素来确定。
因此,癌症分期,也是影响预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分期越早,预后越好,生存时间相对也就更长;分期越晚,病情越严重复杂,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自然也就不容乐观。
癌症分级
除去癌症分期,其分级也是决定患者生存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癌症分级主要是根据显微镜下HE染色切片中,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异型性的大小、核分裂像或增殖指数的多少、坏死范围、侵袭状况等参数确定的。说白了,就是区分肿瘤细胞和组织的“不正常程度”。
根据组织学上的异常程度,肿瘤一般会被分为:
I级:瘤细胞分化接近正常细胞,通常称为高分化。恶性程度低、生长慢、转移率低,预后较好;
II级:瘤细胞分化介于高分化和低分化之间,恶性程度和预后也介于高分化和低分化肿瘤之间;
III级:瘤细胞分化差,极不成熟,明显异于正常细胞,称为低分化。低分化肿瘤生长快、转移率高、预后较差。
还有一类癌细胞,其分化太差,根本找不到来源组织的征象,称为未分化。未分化肿瘤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最差。
因此,癌症分级是反应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的一个指标,通俗来说就是肿瘤恶性程度的大小,这与癌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规范治疗
癌症治疗是否科学、是否规范也是与癌症预后密切相关的一个因素。对于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早期患者,首次治疗是否规范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生存状况。
医院中,医生会根据指南为患者进行治疗,而指南则是在大量的数据支持下制定的。这就是科学规范的治疗。
至于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癌症分期、分级、病理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有条件的医生在必要时还会为患者汇集肿瘤外科、内科、放疗、介入及影响病理检验基础医学等各科室的医生,联合为患者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法。因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相对更有保障一些。
而各种道听途说、秘方和所谓的“隔壁某叔叔的疗法”,要么缺乏科学依据、要么只是为了谋取利益、要么无法直接套用和复制,不但不能拯救患者,反而会延误治疗,失去了根治的机会,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自身因素
癌症患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身体素质、免疫力、生活方式、情绪等自身因素也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年轻力壮、心态积极、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纠错”能力更强,预后相对更好一些。当然,这并不是绝对,比如在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种的治疗中,年纪轻反倒成为提示预后不佳的因素之一。
编者按
不幸身患癌症后,还能生存多久是受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专业医生也只能进行大概的预计,很难给出精准的判断。因为癌症本身的生物学行为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干预的。
早期发现、尽早接受正规的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提升自身免疫力、按时随访复查是癌症患者生存更好、生存更久的有效方式。
在癌症治疗恢复期间,特别建议每天服用拥有抗癌剂专利的灭活型浓缩乳酸菌,可以有效丰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著改善肠道微生态,快速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患者大幅缓解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副作用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与癌症“和平共处”的带瘤生存,将人生的旅程有生活品质地不断延长下去!
备注:河合乳酸菌,拥有日本抗癌剂专利(-),安全无副作用,不仅可用于日常的癌症预防,更被频繁运用于各类癌症的辅助治疗。
上述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