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潜伏32年,金龙鱼伪装国货品牌大肆收割老百姓,把群众当韭菜割,一年狂赚亿。这样的一个品牌,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超标,被重罚万,却还不收敛。
你能想象被无数国人称为的“国货品牌”,竟然是这样吸老百姓的血的,用劣质的油脂欺骗消费者,金龙鱼的管理漏洞,导致口碑极度下降,如今的老百姓再也不会买这样的“国货”了
曾经,风靡全国的金龙鱼广告无处不在,被无数中国人视作引以为傲的国产品牌,但其实它纯粹是“马来西亚鱼”的面孔!
自年踏足中国市场以来,这种伪装成国货的金龙鱼竟然在长达32年的时间里成功地获选为国家品牌计划的一部分,仅去年一年就创下了高达亿的销售业绩!
作为一家外国企业,金龙鱼是如何在中国市场上伪装成国货,并大肆赚取利润的呢?
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众多行业依旧滞后不前。当时,购买食用油的方式要求消费者携带自备容器,排着长队在粮店前等待,然后盼望着商贩使用漏斗将油装入容器中。这种购买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着卫生隐患,带来了种种不便。
而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马来西亚的富商郭鹤年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郭鹤年,一位福建籍的马来西亚华人,被誉为“亚洲糖王”,他在马来西亚垄断了80%的糖业,同时创建了亚洲最杰出的酒店品牌——香格里拉酒店。
于80年代末,郭鹤年带着他的侄子郭孔丰首次踏足中国,勘察了当地的情况,发现中国食用油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年益海嘉里食用油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成立,郭鹤年决定进军中国市场,专注于生产金龙鱼品牌的食用油。
次年,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食用油以散装销售为主,而金龙鱼的预包装油品推陈出新,立刻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
那个时候,“金龙鱼”这个名字背后有着一个小故事。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在公司里偶然发现了一条金色的小金鱼,联想到东南亚地区一种类似中国龙的稀有鱼“龙鱼”,再加上金色的外表,于是便得到了“金龙鱼”的灵感。
这个品牌名字象征着财富如鱼得水,同时蕴含着浓厚的“中国味”。
金龙鱼的包装设计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元素,红色的主色调、引人注目的金龙标志,让人不禁联想它是一家源自中国的品牌。但实际上,郭氏集团只是利用了中国市场,其核心高管仍然是马来西亚人。他们深谙中国消费者的喜好,采用了低价策略,积极本地化生产和销售。
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娱乐业相对单一,电视广告资源尤为有限。金龙鱼聪明地聘请了知名巨星作为代言人,其中"金龙鱼1:1:1调和油"的广告语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口号,许多人错误地以为金龙鱼是国产品牌,自发地传播并推崇这个品牌。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金龙鱼稳固地立足在中国市场。他们在全国建立了多家生产工厂,拥有多名经销商,覆盖了个县市,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销售网络。
品牌代言人也更新换代,如林丹、黄晓明、谢杏芳等新星相继加盟。到了年,金龙鱼成功跻身全球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百强企业之列,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0%。
经过30多年的时间,这条来自马来西亚的“马来鱼”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的消费环境。金龙鱼凭借着灵活多变的商业策略,深耕中国市场,成功地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成为了备受青睐的食用油品牌。
金龙鱼曾风光无限,不仅创下了巨额销售收入,也成为外资食用油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佼佼者。然而,近年来,它频频卷入食品安全丑闻,渐渐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
令人不胜唏嘘的是,金龙鱼在年涉及了多次食品安全问题。去年11月,多吨未标明含转基因成分的金龙鱼初榨菜籽油被中国海关拒绝入境。同年,金龙鱼与合资公司家乐氏进口的多盒谷物早餐中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成分,遭到高额罚款,达到万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早在年,温州曝光了一宗案件,揭发了假冒金龙鱼食用油的事件。非法制造商通过金龙鱼的包装伪装劣质油脂,以此欺骗了消费者。
金龙鱼的管理漏洞为不法商家制假售假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彻底动摇了消费者对金龙鱼的信任,曾经被誉为“油中茅台”的金龙鱼如今名誉扫地。
据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金龙鱼的收入下降了0.64%,净利润更是暴跌了51%。
值得一提的是,金龙鱼一直在转基因问题上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在年,未标明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试图入境中国,还试图把责任推给供应商。
中国国家规定必须清晰标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但金龙鱼却长期拒绝公开其产品的转基因成分。这种将责任推卸给他人的行为也引发了民众的极大不满。
金龙鱼在中国市场上的种种问题凸显了其严重的双重标准,令人担忧。
金龙鱼在中国市场上曾经有着巨大的商机,善于谋取经济利益,却常常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如今,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金龙鱼的社会声誉已经大幅度下滑。
如果它继续生产劣质产品,不顾品质,那将加速损害其名誉,最终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
当前,许多国内食品品牌正在迅速崭露头角,它们注重产品质量,同时也非常重视企业形象。例如,在饮料行业,味全就是一个鲜明的代表。与这些品牌相比,金龙鱼如果不改变其经营策略,很可能会被这些本土品牌取而代之,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
曾经,金龙鱼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响当当品牌。它的成功始于产品质量,因此,唯有回归到产品质量这个根本,重新建立品牌信任,金龙鱼才能有望重回辉煌。
它应该恪守原来的信念,重视消费者的健康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