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说起血尿的时候,总会将其很肾脏疾病联系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如今相当多的人,在出现血尿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得了肾病,可事实上,血尿没那么简单。
关于血尿的认识误区误区一:尿液红色就是血尿
一般正常人的尿液多为淡黄色,颜色的深浅与尿液的浓缩程度有关。
但要注意的是,血尿不一定是红色的,尿液红色也不一定是血尿。
导致尿液颜色变红的原因也可能是:
①尿液受邻近器官血液的污染,如月经血液混入尿中。
②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镜检无红细胞或仅有少量的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或酱油色,肌红蛋白尿呈红棕色。
③卟啉尿,由血卟啉病引起,尿液置于阳光下暴晒数小时会变成红棕色或葡萄酒色,镜检无红细胞,尿卟啉原试验阳性。
④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胡萝卜、辣椒、番茄、紫色火龙果等,或服用某些药物,如利福平、氨基比林、维生素B2、大黄、黄连、番泻叶等,即尿液颜色随某些食物色素和药物颜色而变化。
以上这些都被称为假血尿,需要与真血尿进行区别。
误区二:尿隐血检查为阳性就是血尿
尿隐血是检查血尿的常见方式,但尿隐血试验阳性的原因很多,除了血尿外,也有其他因素导致导致尿隐血试验阳性:
①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血管内溶血,如输血反应和溶血性贫血、严重烧伤、剧烈运动和尿中红细胞破坏等。
②肌红蛋白尿常见于肌肉损伤,如严重挤压伤和外科手术、肌肉消耗性疾病、皮肌炎、过度运动等。
③菌尿尿路感染时细菌可产生过氧化物酶。
④尿中含有氧化性物质。
尿隐血的检查仅适用于血尿的初步筛查。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隐血为阳性也可能是一过性血尿,所以需多加注意,应该同时进行尿沉渣检查,从而确定是否为血尿。
误区三:血尿是肾脏疾病引起的
很多人都认为血尿就是肾脏疾病导致的,事实上,并不准确,能够导致血尿出现的疾病有很多。
一、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结石: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因为结石是不规则的,人体在活动的时候,不规则的石头可能损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粘膜,损伤之后,粘膜会出血,导致血尿的。
泌尿系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因为细菌感染导粘膜充血水肿,血管充血之后,粘膜渗血之后,导致血尿的。
前列腺炎:对于前列腺炎的患者,因为炎症导致前列腺表面血管丰富,在用力排尿,或者性生活等导致表面静脉破裂,从而引起血尿。
泌尿系肿瘤:比如肾癌,肾脏的肿瘤长到肾盂,供应血管丰富,破裂可以导致充血;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尿道肿瘤等,都可以因为癌症组织表面的血管破裂,出现血尿的,这个血尿可能量相对偏多。
泌尿系结核:比如肾结核,膀胱结核等,因为结核杆菌侵蚀正常的粘膜,可以导致血尿。
肾炎患者以及其其他泌尿系疾病比如多囊肾,马蹄肾,胡桃夹综合征,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外伤等也可以导致血尿的。
二、全身疾病:
比如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子宫肿瘤侵犯膀胱,心衰,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都可以导致血尿。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