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本人赴香港学习机器人手术系统,取得手术资质后至今已一年。虽然由于种种复杂原因,个人手术量并不多,但仍能自豪地总结一下,因为目前完成了所有种类的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包括:前列腺癌根治、膀胱全切、肾癌根治、肾部分切除、肾输尿管全程切除、膀胱分部切除、肾盂成型、肾盂输尿管结石切开取石等。之所以原来开刀都不大敢做的手术,比如前列腺癌根治、膀胱全切、富血管的巨大肾上腺肿瘤等,均能够顺利用机器人开展,总结一年经验,给初学者借鉴,希望大家少走弯路。
机器人学习曲线有的专家说50例,有的专家说例,有的专家说20例足够。个人感觉,20例靠谱,前5例主要在熟悉器械,后5例在感觉机器人与传统开放或腹腔镜手术的不同,后10例开始体会到机器人手术器械的灵活自如,医生的游刃有余。当然不同术式,学习曲线还有小的差别。腹腔镜不是机器人手术的前提,本人没做过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膀胱全切,直接用机器人做的,无缝链接,比腹腔镜优势明显,少遭罪了。
体会一:早期的机器人手术,尽量选自己十分熟悉的手术,因为需要慢慢磨合器械、助手配合等等。肾盂成型、结石等等,部分腹侧的肾囊肿也适合。部分教学书介绍的戳卡定位后抬一下以提高空间,个人觉得如果患者偏瘦,此步骤实数多余,还容易引起戳卡在术中脱出(教训1),体型太胖的病例,12mm戳卡要用加长的,否则痛苦不堪,镜头总是污染(教训2),助手吸引器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除非贵院有自动恒压气腹机,马里兰和双极的抓持力一般,如果想牵引钳夹用,还是打一个抓钳吧,别为了省钱,医患都遭罪,本来机器人手术就是为了医患都获益。多看专家的手术视频很重要,但是自我总结经验更有用,根据不同专家的手术技巧,总结适合自己的步骤,毕竟专家录的视频都是可以给你看的。比如看了国外的和国内的专家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视频,觉得国外专家处理侧韧带的缝合方法就更加适合我,因为我们没有能量平台。三臂早期尽量不用,早期不熟悉位置,会左右互博打架。两条机器臂熟练以后,感觉就差一个牵引,助手又帮不上时,可以三臂了。
体会二:影像资料的充分利用,除了常规的CT阅片,我们采用了数字化实验的的多项技术,充分利用了原来在影像资料里的海量医学信息。除了对疾病部分了解,很多手术步骤更加得心应手。首先,戳卡的设置十分重要,避免器械打架,这个除了要好好看各位专家的教科书、厂家说明书等外,自我摸索也很重要,比如我做的一个输尿管息肉病例,按照教科书设计戳卡摆放就会出问题,我们用AR技术,使病区透明,可以看到输尿管病变位置在腹部的投射,很据投射部分改进戳卡位置,手术在“正前方”操作,有效避免进术区后机械臂歪着做手术。
体会三:三维重建、VR技术、AR技术使得病区情况更加清晰可见,比如这例肾上腺巨大肿瘤病例,既往开放手术都会觉得风险极大,我们通过影像重建,AR技术,把相应器官透明化处理,可以清晰地看到肿瘤的供血及重要毗邻脏器位置关系,不仅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可以做到眼中有图—看的精准。在机器人灵活机械臂的配合下,能够实现人手或腹腔镜难以达到的手术操作—做的精准。这个技术用于经皮肾碎石穿刺更是得心应手。
体会四:训练十分必要,除非你原来是游戏高手。我是在第四军医大学学习的机器人培训训练机器系统,其实就是一个VR的手术模拟训练系统。AR/VR技术的融入将大大改善医学教育的现状,利用现代化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辅助机器人等相关系统,无论是专科医生的学习时间成本还是物力成本都将大大减少。目前我们已经可以使用AR增强现实眼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同步临场第一视角观摩主刀医生的手术实操,并使用辅助机器人系统进行实操,这无疑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力反馈的人体拟真系统模拟各种特殊的手术环境和疑难病例,练习各种应急条件下的临场处理和独立应对能力,这无疑又会增强学生的临场应变和协作能力。
总之,机器人手术是医患均收益的一项技术,患者得到更精准安全的治疗,医生能更加自信、舒适地完成手术。
医生版:医生的掌握和学习曲线与个人悟性、空间立体感觉肯定关系密切,但是,通过数字医学技术:3D打印、三维重建、VR技术、AR技术可以弥补差别,缩短学习曲线。
患者版:如果您不幸患病,需要手术,想得到最好的治疗,而不是最便宜的治疗,建议首选机器人辅助手术。
曹志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