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edsci
患者,男,54岁,反复尿路感染4年。既往有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良性前列腺增生。
查体:见杵状指伴发绀,心前区4/6级收缩期杂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右室肥厚伴压力负荷特征;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0.53;
泌尿系统CT:膀胱壁增厚,其内多个体积较大的结石,双侧输尿管和肾盂积水;
心脏MRI:与法洛四联症表现一致,见大型室间隔缺损伴双向分流;
心导管:冠状动脉和肺血管阻力正常。
对患者进行手术取出膀胱结石,以缓解症状,接触相关尿路梗阻。术中共取出膀胱结石10枚,最大直径达3.3cm。
对结石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表明,该结石的主要成分为尿酸。
考虑到患者右心室收缩压高、肺动脉狭窄,随后对患者进行了矫正手术,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预后。
紫绀型心脏病患者因持续性缺氧(与红细胞寿命缩短相关)会出现生理反应,导致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更新增快,进而导致高嘌呤代谢和尿酸生成。促进尿酸结石形成的最常见的因素是尿持续性低PH值、脱水导致尿量降低、以及高尿酸生成。
间歇碱化尿溶解已形成的晶体,促进结石吸收。目前高尿酸血症导致尿持续性低PH值的基础生理学还知之甚少。虽然通过口服药物可以改变尿中的酸碱度,但微创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有症状的膀胱结石的首选。
本例患者其血尿酸轻度增高,24h尿酸和血清肌酐水平在正常范围。患者的医疗记录提示,在过去的几年他存在持续性低PH值的尿。我们认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进而出现高尿酸血症合并尿持续性低PH尿,最终导致膀胱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