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
“我是一个会‘卷土重来’的石头”
我虽然只是一颗小小的结石,但要是嵌顿在肾脏、输尿管里,发作起来能让人们痛不欲生,严重的还会造成肾积水,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威胁生命。
我可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如果出生在肾脏,幼小的生命就附着在肾小盏的黏膜上。随着尿液中的有机成份的沉淀,我的个头逐渐变大,体重也渐渐增加。尿液过饱和、尿中成石物质浓度过高,是我不断成长的“物质基础”。泌尿系局部因素,如尿路异常、感染、异物及梗阻等是诱发我形成的高危因素。
我有很多兄弟,分别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我们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营生。
很多人对我不了解,觉得我就是一个小石头,用冲击波打碎,或者手术取出来就可以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不是一颗“单纯”的小石头,我可是一种疾病。如果对我没有正确的认识,我是会“卷土重来”的。注意了!我们5年内的复发率可达50%。
下面来说说我的“作案能力”。
我是一个淘气的小宝宝,最喜欢晚上出来“浪”,悄悄地溜进输尿管。
人体的输尿管里面有三个狭窄的“关卡”,万一我被拦住不准前行,恼羞成怒的我就会让你出现腰痛难忍、脸色苍白、坐卧不宁、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时候我玩得开心了,还会用锋利的“武器”划破毛细血管,让无数的红细胞随着小便冲出体外。当造成尿路梗阻时,就会造成肾积水,进而可能发展成为肾功萎缩、肾功能丧失,甚至尿毒症。
我最强的能力就是善于“隐蔽”。一旦我躲藏起来,没有专业的医疗检测,几乎没有人能发现我的存在。一般需借助经B超或X线,才能发现我的藏身之处。
发现了我,该怎么办?专家们通过检查了解我很多信息,比如身高、大小、来源、兄弟有多少等。一般来说,如果我的直径<0.5厘米,90%可以自然排出;如果我的直径>0.8厘米,则需要外科干预。
目前,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饮食治疗。
想消灭我的人来了,我得想办法躲起来。
医生们会把我们的“身体”粉碎,用结石成分分析仪分析的结构,发现我们大多数是由草酸钙和磷酸钙的成分及其他一些无机物组成。因此,医生们制定了一套调整饮食结构的方法,再搭配服用不同的药物,来阻断或减少我们生长的“营养”来源,使我们的生长变缓或停止,从而达到预防结石生长和复发的目的。
那么,言归正传,怎么才能不让我“登门拜访”呢?
第一,增加液体摄入量。
这对任何类型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都是一项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第二,饮食调整。
要注重均衡饮食。多食用蔬菜及富含纤维素类的食物。这是因为蔬菜和水果的纤维素成分对预防结石有利,蔬菜中的碱性成分也有助于碱化尿液。避免过多补充维生素C。动物蛋白的摄入量限制在每日0.8~1.0克/千克。钠盐摄入量限制在每日2克以内。钙摄入量限制在每日1~1.2克。通过正常饮食补充钙即可,不建议额外补充钙剂。
第三,改变生活方式。
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可增加结石患病风险。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能够减少肥胖及代谢疾病的发生,进而降低结石患病风险。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