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下水道”,常常指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这些器官有何作用?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与女性妇科疾病的关系如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女性泌尿系统的那些事。
谈谈女性“下水道”的作用和问题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蔡雯一、女性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神经。泌尿系统的功能:负责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多余的无机盐、水分等,在肾内形成尿液,经输尿管道排出体外,即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把身体不需要的水分、废物等排出时产生的,通过输尿管运输到膀胱,储存后排出体外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水,水占尿液总量的97%左右,还有3%的有形成分,比如:尿素、尿酸、无机盐、色素等。正常人尿液为清彻透明的淡黄色,一天排出尿液-mL,每次排出mL~mL,也就是说一天要尿差不多5-8次。如果24小时内排尿8次以上,并且夜间排尿超过2次,属于“尿频”,应引起重视。由于女性泌尿系统的一些疾病有时会影响到生殖系统,出现妇科疾病,尤其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因为这些器官彼此靠近。而且,这些患者经常来妇科就诊。(女性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解剖关系)
二、女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和尿道综合征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炎症,梗阻(结石等),损伤,肿瘤等。炎症主要为感染性疾病,包括膀胱炎、肾炎、泌尿系结核等,结石主要有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实际临床工作中,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一般女性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情况,就表明泌尿道可能被感染,医院就诊,行尿常规、超声等检查,进行规范的治疗,否则细菌会沿着尿道、膀胱、输尿管逆行上升到肾脏,导致肾脏的炎症,病情会变得严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尿道综合征(femaleurethralsyndrome,FUS),又称尿频尿急综合征,是一种具有下尿路刺激症状,但无器质性改变的膀胱-尿道功能性异常综合征,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约占膀胱刺激症的45%~50%,主要表现为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及肾区疼痛、下腹坠胀、尿量减少,每次只排出少许尿液或滴血,而尿常规正常,中段尿培养阴性,但上述症状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可能的原因如下:1、精神因素:占60%,越紧张越尿频,越尿频越紧张;2、过敏或化学性因素:避孕工具过敏,隐私部位过度清洁,穿非纯棉内裤等;3、排尿控制功能发育不全及退化:保留着婴幼儿型膀胱尿道功能状态和排尿习惯;4、膀胱尿道肌肉痉挛:膀胱容量小、膀胱痉挛,尿道内压高;5、尿道外口因素:尿道口距离阴道口过近,尿道梗阻(处女膜异常、尿道局部病变如尿道肉阜等);6、膀胱尿道感染:加重尿频尿急症状;7、雌激素水平低下:围绝经期膀胱及尿道粘膜萎缩,影响阴道自净作用;8、机械因素:产伤,如盆底会阴肌肉损伤,影响尿道周围正常组织。三、如何治疗女性泌尿系统疾病呢?
有效的治疗应该是病因处理,积极寻找病因,才能标本兼治。
①精神因素:调整心态,注意卫生,饮食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心理医生咨询。②病理因素:尿道感染,应多饮水、注意休息和给予抗生素治疗,炎症控制后如仍有尿频、夜尿、尿不尽感、咳嗽喷嚏时有漏尿等症状,可行盆底功能评估,排除有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行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必要时也可行手术治疗。③泌尿系统的梗阻(结石等),损伤,肿瘤等,应及时泌尿科就诊。对于上述提及的“女性尿道综合征”,以综合治疗为主,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①改善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增加社交活动;②积极开展膀胱功能训练,增强排尿系统的控制能力,即,当感到有尿意时尽量延迟排尿时间,不要下意识很快排尿,从而逐渐增加单次排尿量;白天多饮水,增加单次尿量而减少排尿次数,睡前减少饮水量或不饮水以减少夜尿次数;③一般情况无需用药,如有需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α-受体拮抗剂、中药或针灸等治疗,必要时也可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四、预防女性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方法?
作为女性,特别需要注意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卫生。因为女性的尿道在解剖上是很短并且非常直的,尿道和阴道、肛门之间的距离十分近,特别容易感染且相互影响。
①婴幼儿时期,父母要给女婴勤换尿布,尽量不要穿开裆裤,避免粪便和外界细菌污染到尿道,大便之后,便纸要从前往后部擦;②年轻女性,性生活一定要注意生理卫生,每次性生活前后双方都要清洗会阴部,并要尽量避免过度疲劳;③白领女性避免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10-15分钟,勤饮水,勤如厕,尽量少憋尿,减少尿路感染风险;④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及雌激素分泌减少、腺体的萎缩,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外用雌激素以提高抵抗力。总之,由于女性尿道口距阴道口较近的解剖特点,易发生泌尿系统问题且波及到生殖系统,希望大家要多多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