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提起肾结石,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多喝水,但喝水就能治好肾结石吗?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郭剑明教授表示
多喝水往往用以预防肾结石,而一旦患上肾结石,多喝水对治愈疾病来说作用不大。
长期肾结石得不到治疗,还可造成肾损伤
因此,一旦查出有肾结石,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并定期随访,对于结石大于2厘米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碎石取石处理。
喝水排石不适用所有患者
47岁的王先生在去年的体检中被检出肾结石,直径在1厘米左右。
因平时没有症状不影响生活,王先生便没有进一步治疗,他在网上了解到多喝水能防治肾结石,便坚持了大半年。
在今年的体检中,王先生的肾结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又变大了,直径长至2厘米。
他十分疑惑,明明每天都喝这么多水,为什么却对肾结石没什么帮助?
对此,郭剑明教授介绍,补水不足的确会造成肾结石
如果喝水不够,排尿就会减少,尿液一浓缩,尿中无机盐就容易出现过饱和,析出形成结晶。
这时候,如果肾小管上皮有损伤,结晶就会在肾小管上皮粘附,越积越多,就会形成结石。
而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结石的形成,并且能延缓结石变大的速度,因此对肾结石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大量饮水也使得小结石的下移排出过程更为顺利
对于0.3厘米以下的小结石,靠着多喝水,还有跑步、跳绳等运动,是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肾结石患者都可以多喝水。
当结石直径超过1厘米时,结石基本不可能通过输尿管和尿道自行排出。
大结石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卡在狭窄处,造成梗阻,这种情况下过度饮水,反而会对泌尿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肾积水。
此外,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和尿路梗阻的人,尤其不能采用“喝水排石”的方法。
如果这些肾结石患者盲目多喝水,只会加剧肾积水的程度,恶化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
所以,当结石超过了一定的大小,或者合并有输尿管狭窄和尿路梗阻时,应当及时就医确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长期肾结石慢性损伤肾功能
不少肾结石患者因无症状、不影响生活,往往选择不治疗、不重视,认为只是“小毛病”。
但郭剑明教授指出,结石通常都是含有很多病菌的,如果任由肾结石长期的存在男性的体内,就会引发感染。
肾积水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肾积脓,严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造成败血病,威胁人的生命。
而尿路感染又可使结石迅速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肾结石如果长期的存在而不进行治疗,就会导致结石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停留,引起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后,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就会扩张、积水,影响肾功能,堵塞时间长了,可使整个肾脏功能丧失,甚至导致尿毒症。
因此,郭剑明教授建议,一旦确诊为肾结石,直径小于0.5厘米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并调整生活习惯;
0.5-2.0厘米的可以选择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
大于2厘米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碎石取石手术处理。
“过去不少患者惧怕手术,并担心术中X线损害健康。
而如今,中国的医生创造性地应用无辐射的术中超声来进行定位穿刺
提升了精准性,避免了辐射的副作用,也大大加强了手术的安全性。
以前是中国的医生到国外学习技术,现在每年都会有国外的医生来观摩、学习我们的技术
反映出我国针对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水平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腰部酸痛、尿路感染警惕肾结石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已患有肾结石?结石患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
这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目、位置、病因、成份、活动度、有无梗阻感染以及肾实质病理损害的程度。
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需要体检发现。如果出现以下四种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肾结石的可能。
1、疼痛:当结石嵌顿在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或输尿管内下降时
可出现肾绞痛,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刀割样疼痛,疼痛剧烈难忍
从腰部或侧腹部向下放射至膀胱区,外阴部及大腿内侧,有时有大汗、恶心呕吐。
2、血尿:当结石移动对输尿管粘膜损伤较重时,会有血尿表现
一般在病人活动较多时诱发,并且可能同时伴有疼痛。如果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会出现脓细胞,有尿频、尿痛的症状出现。
3、发热:当尿路结石继发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寒颤等全身症状。
4、无尿:双侧上尿路结石或肾结石梗阻时,严重的可发生无尿、肾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甚至威胁生命。
文章来源于:诊所老板之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